由河北的水谈起
非常高兴参加母校的学术会议.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成年人的思维意识很多都能在儿时的梦境中找到.我的故乡在唐山陡河边上,河上有英国人建立的站着雅典娜神像的白水泥老桥墩,河边是高大的柳树,河里是飘摇的水草,河蟹、河虾、水鸟也曾相伴.实际上我们这代人都经历过”波光粼粼,小河淌淌,芦花飘荡,野鸭翻飞,呱呱鸡呜叫,青蛙和声传唱,河边密密匝匝的蒿草,渠边叶绿冠黄的蒲公英,路边蓝紫花朵的马兰”的时代……幸好我们还经历过自然的美好时代,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解析的梦.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古代河北的水。当年大禹治水止于隆尧,大陆泽、宁晋泊浩渺千里,渔鸥翔集;河北县名多有鹿,巨鹿、获鹿、束鹿,定是水草丰美之地。明朝时天津还是水世界,北京城里还进去过老虎,明成祖在真定战役时也曾在淖沱河边遇见过老虎,而康熙帝从真定去五台山礼佛的路上也打死过老虎,而今天华北虎早已消亡,水是构架高端动物的生存基础。20世纪50年代京津冀地区所有的河流都有水,河北竟然还有3100公里的河道通航运,以天津为中心码头沟通河南、山东、北京及境内保定、邯郸、邢台、石家庄、唐山等城市,坐船从天津沿子牙河、运河一直可到河南安阳。一年有180-300天的通航时间。到70年代,河道少水而且经常断流,到1980年通航仅剩29公里。21世纪之初,河北省已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人均只有304立方米,亩均只有21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和1/9。一直是在向有限的水资源进行无限的索取。小时候课本还教水不是商品,今天她早已是稀缺资源。京津冀地区由于气候变迁导致整个生态系统恶化,这固然是大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但人类因自身欲望而以发展经济为名的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与气候演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人口快速增长以及人类自身生存对自然资源的滥加开发利用甚至人为的破坏污染,正在形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如果我们是水,我们怎样看水的历史?又怎样看人类的发展史呢?!人类是异常自恋的动物,他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
水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人类活动 可持续发展
戴建兵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
国内会议
河北保定
中文
4-6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