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京津冀生态环境发展之殇及应对

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各异、差距较大,但因地缘关系又一直休戚与共.尤其近年来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影响,京津冀三地更是面临着共同的治理难题.当然,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也内含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要求,并呼吁三地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及早到来.实际上,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共享共建,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表面问题,而应从更深层次的生态学理论来考量.从生态学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不仅能够摆脱生态环境传统治理中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还可切实构建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机制.然而,在传统的区域发展模式中,京津冀三地尤其河北地区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产业发展重点。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之后,京津地区虽然通过向河北地区转移重工业的方式缓解了其本身存在的生态问题,但这种治标的方式依然无法摆脱周边河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低下的影响。其实,生态环境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只要三地打破原有固化的仅限自身区域的规划模式,实现三个区域的一盘化,构建起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就会根治。

生态环境 统筹规划 一体化建设

把增强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会第十二届年会

河北保定

中文

88-98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