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略论明代湖州地区的灾患与社会应对

浙江湖州地区(即今湖州市)为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很早就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其发展农业生产优越的条件及其成就很早就为世人所熟知.然而,地处”水乡泽国”的湖州地区位于太湖之南岸,地势低平,不同历史时期受到各类灾害侵袭的记载并不少见,其中,特别以水患及洪涝灾害的侵袭最为频繁与严重,对于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湖州人民为应对灾害而付出的种种努力,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从而也为”鱼米之乡”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明代湖州地区灾患发生的频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以及影响之严重,都是令人惊异的,而这能否代表江南地区的灾荒发生情况则很难下断言,但其代表性也不能低估,特别是对浙西地区而言。可以肯定的是,浙西地区大规模的水利改造建设,往往都发生在严重而持续的自然灾害之后。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威胁到当地的农业及粮食生产,以及广大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得不承认,传统时代的水利建设往往都是被动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自然灾害 社会应对方式 明代

安介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会第十二届年会

河北保定

中文

238-262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