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刚果盆地含油气特征

在分析刚果盆地地层层序、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对该盆地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模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刚果盆地是在新元古代Kilaran造山运动之后由于可移动基底的热事件和重新活动而形成的坳陷盆地.刚果盆地内发育多套具有生烃潜力的地层单元,其中生烃潜力最好的为志留系—泥盆系Aruwimi群Alolo组页岩.盆地内发育中元古界叠层石礁灰岩,寒武系—奥陶系Bobwamboli群砾岩与砂砾岩,志留系—泥盆系Aruwimi群Mamungi组、Galamboge组、Banalia Ark组砂岩,上石炭统一下侏罗统下Lukuga群、上Lukuga群、HauteLeuki群砂岩与砂砾岩,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Stanley ViUe群三角洲和河道砂,中白垩统Loia组河流—浅溃相席状砂体等多套储层.同裂谷期盖层横向延伸局限,物性特征变化快,一般为局部盖层,而后裂谷期盖层一般为区域性盖层.保存条件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油气田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地质特征

王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第一届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论坛

北京

中文

75-80

201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