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地区地壳一维速度模型研究

地壳速度模型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四川区域跨中国三大构造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域,古亚洲构造域.四川境内东、西部构造分带明显,大致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界,以东为扬子准地台(地壳厚度为约40km),以西是松潘-甘孜褶皱系(地壳厚度约为50~70km)和三江褶皱系(地壳厚度为约50km).因此,一个适合四川全区且简单的一维平均速度模型对于快速定位地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四川地区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记录并筛选得到的4529个地震(筛选条件,然后通过Origin Lab软件进行速度拟合和滑动窗拟合及区间稳定性分析,验证了本次工作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分析结果符合四川区域东西部地区莫霍界面深度差异明显的实际地质现象。筛选出47个地震,并重新进行了地震震相的分析识别以及震相的检验校核,采用折合走时方法,通过计算震相的理论折合走时曲线,与实际走时分布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参数合理性。

地震观测 数据处理 地壳速度模型 震相分析

王宇航 唐淋 黄春梅

国内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5学术研讨会

四川西昌

中文

39-39

2015-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