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调整膳食结构构建中国营养餐桌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的营养问题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各种不科学的营养问题已成为国人的”隐形杀手”,也成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顺利实现的最大障碍.近日,有学者指出,中国居民对营养的认识已渐渐从”生存需要”转变为”健康需要”.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张玉梅指出,营养学过去多关注的营养不良更多指的是,诸如蛋白质营养不良之类的蛋白质及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缺乏症,而当前及未来则更应关注生命的每一阶段合理平衡营养,降低营养不良(主要为营养过剩及微量营养素缺乏双重负担)心脑血管疾病包括糖尿病发病率高的风险.保持膳食多样性,完善膳食结构是提升中国人健康身体的重要途径。我国的膳食指南建议分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膳食平衡宝塔、膳食平衡餐盘和儿童膳食平衡算盘。在合理的膳食结构中,谷薯类、蔬菜水果相对来说占量较大,肉鱼蛋类占比较少。然而,事实上,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并不完善,大豆制品、水产品、蛋类、奶类、坚果的摄入量严重不足。

营养学 膳食结构 饮食习惯

王洋

国内会议

首届营养型产业发展论坛

上海

中文

50-52

2018-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