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思想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紧密关联.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也因此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对于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环境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重视环境问题、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把握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面临着观念、制度、技术、合作等方面的障碍以及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后发性和不可逆性,一旦产生环境危害往往很难控制,保护生态环境的国际合作,以及中国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举措.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馆要求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人与自然融合,要求人与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看,要从根本上_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首先要解决人与人关系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与人和谐的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丰富的需要,保障和尊重各方面合法权利和权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协调群体利益分配,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阶级、阶层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中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避免过度增长带来的人口压力,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发挥人在自然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生态环境 国际合作 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杨乃坤 史晓飞
沈阳工业大学,110023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3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