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替曲塞不良反应特点的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雷替曲塞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雷替曲塞”、“不良反应”、“raltitrexed”等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检索近5年的文献,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28篇进行整理,分析雷替曲塞在不同剂量、给药途径及不同联合化疗方案中ADR发生情况. 结果:雷替曲塞的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症状、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转氨酶升高最为常见,其中后两项对临床治疗影响较大.联合放疗会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雷替曲塞与长春瑞滨联合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高;转氨酶升高多为Ⅰ-Ⅱ级,高龄(≧70岁)、肝转移对转氨酶升高影响不大. 结论:雷替曲塞在不同治疗方案中的ADR发生存在差异,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监测,防范严重和罕见ADR的发生.
雷替曲塞 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 药学监测
杨微 张文周 张霓 林晓贞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州 45000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16-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