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前后的个体化康复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跌倒常发生的骨折,治疗方法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感染、便秘等并发症,并加重原有基础疾病.研究表明,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30%~40%,因此,现在越来越倾向于积极的手术治疗,并将这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称为“救命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针(PFNA)内固定术(髓内)、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髓外)、外固定架固定术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总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介入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开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康复治疗的重要性逐步为大家所认可,可以预见在未来骨科康复的相关治疗技术的专题化将会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关键的问题是,对下床站立与负重训练以及弃拐步行之间的时间点和顺序要把握适度,特别是对于早期负重必须持谨慎而客观的态度。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前康复 术后康复 疗效评价
刘四海 王飞 韩新祚 崔志刚 王安庆 刘克敏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9-241
2016-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