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间期的高频振荡定位药物难治性癫痫致痫灶(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深部电极脑电图长程监测发现的发作间期高频振荡分布及与其它辅助检查、临床症状的一致性,结合手术后疗效,分析高频振荡对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定位价值. 方法:29岁男性患者经颅内深部电极埋藏,记录患者自然安静睡眠高频振荡脑电5分钟,对比围发作期症状、影像学资料、常规神经电生理资料,分析深部电极记录的高频振荡与其它资料的一致性,根据高频振荡进行手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价,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临床发作表现提示可能为右额病灶,PET-CT右额中回低代谢,MRI表现为双海马萎缩,头皮脑电显示右额尖慢波,颅内电极高频振荡位于双颞叶内侧和右额,自然睡眠期左侧颞叶内侧最频发且波幅高(自动检测),深部电极脑电发作期脑电提示右额为起源灶(术后8小时内癫痫持续状态,与惯常发作有异),主要参考发作间期高频振荡分布,进行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毁损左侧颞叶内侧后,患者术后4月仅留先兆,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结论:在患者安静睡眠期记录颅内电极发作间期高频振荡5分钟,可以显示患者的潜在致痫灶,帮助临床定位,为手术提供依据.
药物难治性癫痫 致痫灶定位 深部电极脑电图 高频振荡 发作期间
吴朝晖 赵全军 蔡艺灵 杜娟 刘煜 王涛 杨小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六医院(战略支援部队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六医院(战略支援部队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16
2016-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