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死亡医疗纠纷1例

根据尿石症诊断治疗常规,术前需行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即使尿培养阴性,手术当天也应选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但医方在手术前在被鉴定人泌尿系统感染存在的情况下,未对其进行常规的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虽然医方经验性使用了左氧氟沙星、头孢替唑预防感染治疗,但根据患者人院前4个月在外院所检查的尿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显示,医方使用的左氧氟沙星、头孢替唑对该类细菌无效。医方在对被鉴定人的治疗过程中,术前未对其进行常规的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未针对泌尿系的感染采用敏感药物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从而也失去了术后选择敏感抗生素的依据。尿路感染按照程度分为菌尿、菌血症、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尿脓毒血症必须在早期(即脓毒血症诱发低血压1小时内)进行复苏、支持治疗。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阻止疾病的进展和降低死亡率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当病情进展到感染性休克阶段。本案例显示,患者在术后约3小时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体温逐渐升高,此时已提示临床医生患者已进入早期感染性休克表现,仍然未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虽医方在术后次日8点给予替硝唑联合泰能加强抗炎,但此时患者体温为38.2℃、心率126次/min、血压下降至76/44mmHg,并且凝血系列提示:凝血功能异常,血生化提示:离子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肝功异常、肾功异常,根据当时实验室结果及临床表现分析,患者已发展至难治性感染性休克,伴多种并发症,对输液及药物介入治疗效果差,此时已错过该病治疗的黄金时间。王某系左侧输尿管结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所致死亡。输尿管结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有:术前未能有效控制泌尿系感染;术中直接损伤肾集合系统或周围脏器,使细菌和内毒素直接扩散,或吸收进入血液中;术中碎石过程中结石内的细菌或内毒素被释放,尤其是感染性结石含有更高的脂多糖类浓聚物和大量细菌引起肾内黏膜吸收或反流;术中任何会导致肾盂内压增高的因素,均易引起反流性感染等。被鉴定人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原因与自身疾病因素、患者年龄因素、治疗行为本身、术前感染控制因素等均存在一定因果关系。综合分析,被鉴定人年龄大,基础疾病重,其最终死亡系自身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医方过错行为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左输尿管结石合并泌尿系感染为导致被鉴定人死亡的根本死因,术后感染性休克为直接死因,医方的过错为导致其死亡的中介因素。患者自身疾病因素、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年龄因素等为导致被鉴定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医方过失行为在导致其死亡后果中为次要因素,参与度建议为20%—40%之间为宜。法院最终采纳本鉴定意见,医患双方对结果无异议。

经皮肾镜取石术 感染性休克死亡 医方过失行为 法医鉴定

胡忠良 王红 王梅 王昊 李思敏 金毅 吴敬杰

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系 贵州贵阳55000;解放军第211医院泌尿外科 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贵州警察学院鉴定中心 贵州贵阳550000 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系 贵州贵阳55000 贵州医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贵州贵阳550000 解放军第211医院泌尿外科 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系 贵州贵阳55000;贵州警察学院鉴定中心 贵州贵阳550000

国内会议

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九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

内蒙古赤峰

中文

403-404

2016-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