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腐殖酸与典型碳纳米材料协同光致产生ROS的研究

本研究基于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PR)技术,测定了四种不同形状的碳纳米材料(富勒烯,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独自或与腐殖酸共同存在时光致诱导产生的1O2和·OH。同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典型碳纳米材料的前线轨道能,探讨了不同形状的碳纳米材料的能带结构与诱导产生ROS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典型碳纳米材料光致能量转移产生1O2和电子传递产生·OH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四种不同形状的碳纳米材料悬浮液在紫外光照下均无1O2和·OH产生。与腐殖酸共同存在下,四种碳纳米材料均显著诱导1O2的产生,且富勒烯和石墨烯还能光致生成·OH,表明腐殖酸与碳纳米颗粒可以协同产生活性氧物种。1O2的产生能力与碳纳米材料的能隙大小和颗粒聚集程度有关,而诱导产生·OH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电子转移能力(化学硬度)。

水体环境 腐殖酸 碳纳米材料 活性氧物种

李绚 李雪花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大连116023

国内会议

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307-308

2016-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