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十氯酮致稀有鮈鲫生殖内分泌干扰的有害结局通路

一个可靠的AOP,可以帮助在理论水平上更好的揭示其毒性机制。本研究以典型的有机氯农药十氯酮(kepone)为例,借助已构建的AOP网络,对其生殖内分泌干扰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子对接预测可能的MIE,发现十氯酮更倾向于与ERα,ERβ,AR和CYP19A的激动构象结合。以稀有鮈鲫为活体模型进行环境浓度下长期暴露研究发现,十氯酮对雌雄鱼的生殖系统虽然都表现出雌激素样效应,但具体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在雌鱼中可能通过对ERα,ERβ,AR和CYP19A的激动效应,诱导性腺中上述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进一步通过性腺类固醇合成相关酶、受体下游基因的诱导,脑gnrh、cyp19b的正向调节,血浆中性激素E2,T及其比值的增加等关键事件,最终导致对性腺发育和成熟的抑制等有害效应。

十氯酮 鱼类生物 毒性效应 有害结局路径

杨丽华 周炳升 查金苗 王子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716-717

2016-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