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桂北牛塘界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牛塘界钨矿产于桂北越城岭加里东期花岗岩体西南外接触带,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赋存于寒武系清溪组第二段中.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次为石英脉型和花岗岩型,矿石品位以石英脉型较高(w(WO3)>8%);矿石以交代结构和稀疏浸染状构造为主,矿石矿物有白钨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主要矿物形成阶段为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阶段、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碳酸盐阶段.电子探针显微分析表明:白钨矿的主要组分WO3、CaO含量分别为75.29%~80.04%、18.91%~19.49%;Mo、Cu含量与南岭及邻区白钨矿相比偏低(MoO3,含量低于检测限,CuO0~0.03%),因此本矿床的白钨矿纯度更高.研究认为,牛塘界钨矿成矿物质与花岗岩关系最为密切,矿石铅同位素显示,方铅矿模式年龄为516~608Ma,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上地壳,矿区矽卡岩为热液蚀变作用的产物,矿石中含有大量热液石英,且白钨矿常与石英、萤石伴生,推测钨的搬运形式为含F-、Cl-等阴离子的络合物.

钨矿 热液蚀变作用 地质特征 铅同位素

罗捷 冯佐海 牛鹏飞 付伟 康志强 张成龙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国内会议

第五届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 暨广西地质学会第九届“希望之星”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701-711

2015-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