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盆地基性岩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右江盆地二叠-三叠纪高、低Ti基性岩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高Ti基性岩(Ti/Y>500)集中在盆地中部、西南部,而低Ti基性岩(Ti/Y<500)集中在富宁-那坡-靖西-凭祥地区,呈北西向且沿着印支期断裂构造分布.高Ti基性岩属于碱性辉绿岩或玄武岩,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La/Yb)N=6.49~8.83,曲线整体与OIB一致;低Ti基性岩为亚碱性的辉绿岩或玄武岩,并具有向安山岩过渡的趋势,其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La/Yb)N=1.1~4.3,Nb、Ta强烈亏损.微量元素判别图解表明:右江盆地高Ti基性岩是与峨眉山地幔柱相关的板内玄武岩,而低Ti基性岩是E-MORB或N-MORB部分熔融的产物.高、低Ti基性岩空间与时间的高度重合,以及桂西南与越南北部地区中、酸性岩体的俯冲造山及峨眉山地幔柱成因,暗示低Ti基性岩可能是由峨眉山地幔柱造成的上涌软流圈岩浆与地壳混染的产物,并与印支期的板块运动有关.
基性岩 空间分布 俯冲造山运动 地幔柱
李政林 刘希军 许继峰 康志强 时毓 黄文龙 陈雪峰 吴伟男 梁琼丹 姚野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第五届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 暨广西地质学会第九届“希望之星”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727-735
2015-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