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强度穴位贴敷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三伏天不同强度穴位贴敷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60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安慰剂组,每组40例.4组均穴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命门、膏肓、肾俞、气海.3个治疗组统一采用复方白芥子处方(白芥子、白芷、细辛、延胡索)共研细末.治疗1组以姜汁调和上述中药粉末(即“姜调贴敷”)制成药饼贴敷,治疗2组、治疗3组用蜂蜜调和中药粉末(即“蜜调贴敷”)制成药饼贴敷,安慰剂组用小米粉和蒸馏水制成外观相同的假药饼贴敷.其中治疗1组、2组贴敷2h,治疗3组、安慰剂组贴敷6h,于三伏天期间每周贴敷1次,连续贴敷5周,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周后的鼻症状总分(TNSS)、鼻黏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并比较四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各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TN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其中治疗3组TNSS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1组、2组(均P<0.05).(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RQLQ总分分值均降低(P<0.05,P<0.01),与治疗1组、2组相比,治疗3组RQLQ下降幅度较大(均P<0.05).(3)治疗后治疗组EOS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3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优于治疗1组的76.3%(29/38,P<0.05)、治疗2组的71.8%(28/39,P<0.05),优于安慰剂组的5.0%(2/40,P<0.01).治疗3组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低于治疗1组的39.5%(15/38,P<0.05);治疗2组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39),安慰剂组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40),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不同强度穴位贴敷均能改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姜调贴敷”刺激强度大,2h贴敷后即可致皮肤水泡;而“蜜调贴敷”刺激较温和,未出现水疱.6h“蜜调贴敷”皮肤刺激温和,在本次研究中,疗效最佳.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穴位贴敷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胡奇妙 谷鹏鹏 姜霞 姜方琦 庄进飞 郑海松 杨观虎 蒋松鹤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 温州医科大学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整合优化医学研究中心,浙江温州 32500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温州医科大学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整合优化医学研究中心,浙江温州 325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