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针“内关”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预保护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 NMR)观察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血清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分析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预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MIRI模型组、电针内关加模型组、电针合谷加模型组,每组12只.正常组大鼠予以鼠板捆绑,每次30min,1次/d,持续7d;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每日捆绑同正常组,至第7天捆绑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后恢复血流1h复制MIRI模型;两电针加模型组术前每天予以电针30min,至第7天电针后复制MIRI模型.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清利用1H NMR进行代谢物检测并利用小二乘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进行模式识别.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代谢模式发生明显改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内关加模型组大鼠血清代谢模式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葡萄糖的上升,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三羟基丁酸,乳酸,醋酸盐,丙酮,乙酰乙酸,丙酮酸,谷氨酰胺,肌酸,丙三醇的下降.电针合谷加模型组大鼠血清代谢模式未发生明显改变. 结论:电针内关预处理可以通过调节糖代谢、丙酮酸代谢、氨基酸代谢、酮体代谢、能量代谢等对MIRI大鼠起到一定的预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预处理 代谢组学

陈美琳 王超 谭成富 刘薇薇 郭礼娜 杜琳 唐雅妮 李姣兰 朱鼎铭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沙 410007

国内会议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9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