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慢性神经痛大鼠海马区域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神经痛大鼠海马区域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其下游效应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每日1次,共7d.观察各组大鼠机械痛域(MTW),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海马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区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TW显著减少(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3d和7d后,电针组MTW显著上调(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域HMGB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01),同时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电针7d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区域HMGB1基因及蛋白表达(P<0.001,P<0.01)及其上述2个促炎细胞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 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慢性神经痛大鼠疼痛,其改善效应可能与抑制大鼠海马HMGB1及其下游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慢性神经痛 电针疗法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镇痛作用
王珂 曾亮 周伊人 周映帆 赵冉 杨丽萍 侯文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刺麻醉研究所,上海 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 200437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