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针治疗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围绝经期伴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42例围绝经期伴轻中度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药物组.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印堂、关元、子宫、天枢、三阴交、合谷、太冲,每周3次,连续治疗12周,共36次;药物组固定于每天早餐后0.5h口服10mg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连续治疗12周.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16、24周分别检测患者HAMD-17、MENQOL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17、MENQOL无差别,基线齐.治疗后两组HAMD-17、MENQOL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HAMD-17在治疗期间(12周内),组间比较无差异,但在随访观察期(第24周)显示电针组较药物组显著降低(F,P:12.07,0.001).MENQOL在治疗期间两组并无明显区别,但在随访期间(16周后)电针组均较药物组降低(P<0.05). 结论:电针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患者抑郁,提高生活质量,且疗效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更为持久安全.

围绝经期 抑郁 电针疗法 临床疗效 安全性

李声 符文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广东广州 510120

国内会议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6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