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于针刺捻转训练前后综合力变化趋势之初步探讨

在针刺中,熟练的运用技巧和手法是增强临床疗效的关键.虽然针刺依赖辨证、选穴、及穴位组合,但实际上,正确的手法操作才是决定性的步骤.针刺手法是一系列复杂而微妙的动作,它包括进针、针感、辩气、针感的控制、气至病所,补泻方法,以及对针法的运用,这些都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刺技法.时至今日,针灸可分为穴法和手法两大针灸学派.此外,临床中应用穴法的人数要多于针刺手法的人。形成这一趋势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针刺手法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掌握腧穴和手法的运用,而在此过程中有许多较为有难度的技巧需要学习和掌握;其中,基本的技法是最重要的,因而基本功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手法技巧练习在训练中往往被忽视,但它仍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以及熟练掌握针针刺手法的基石。操作手法不仅是初学者必备的技能,也是有经验的针灸师需要保持的一项技术多年来,许多针灸师都在试图寻找练习针刺手法的有效途,同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但这些建议仅仅叙述于书面文件,并没有实际数据为实践中的技术操作提供参考。由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提供的关于实践的综合分析数据,其中包括了注意力训练,手指力量的训练,悬臂力的训练,以及“气”,意图通过分析针刺手法的综合实践,来建立一套有关针刺手法的数据资料。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在捻转针中施加的力度以及其生成的数据信息来体现一种趋势。实验结果显示捻转力在训练前后存在巨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在未训练之前,通常表现为笨拙,不稳定,以及过重的力量;之后,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逐渐变为稳定并且较轻的力度。此外,训练中还体现出手指力量以及悬臂力在持续性和稳定性方面的改善,以及整体向下力量的协调。研究中的另一个发现是测试者经过训练后,他们的捻转力由重变轻,由不稳定转向稳定。这种变化在测试者经过3000-5000次的针刺练习后显得尤为明显。这表明,要想实现捻转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进行至少5000次的捻转力训练。训练中的质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将对针刺手法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研究结果显示了基础训练前后,捻转力的稳定性以及力度的巨大差异。通过本文中所描述的基础训练,并结合客观分析来对测试者针刺技巧的的提升进行评估。训练和分析中所获得的数据可以作为在未来研究针刺技法的参考,并将助力针灸师探索针刺手法的新领域。

针刺手法 捻转训练 综合力

Han Wen Lee Bin Jiang Wu

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3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