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探讨针刺阳陵泉循经感传强度相关研究

目的:对受试者针刺其阳陵泉穴、经脉非穴、非经非穴进行针刺;通过分析循经感传强度与末梢血流灌注量的相关性,探讨循经感传效应的科学性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1.疾病组、健康组的阳陵泉穴与经脉非穴经秩和检验,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阳陵泉时:全部受试者的足窍阴穴的感传强度与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疾病组的观测穴位的感传强度与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健康组的足窍阴的穴、丘墟穴的感传强度与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侠溪穴、足临泣穴则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3.针刺经脉非穴时:全部受试者的观测穴位感传强度与血流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疾病组与健康组的观测穴位感传强度与血流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P>0.05). 结论:1.针刺阳陵泉穴对肢体远端血流灌注量具有调节效应,并受循经感传激发程度影响,且体现了经穴特异性.2.针刺阳陵泉循经感传激发程度受脏腑功能状态的影响.

针刺疗法 阳陵泉穴 循经感传强度 激光散斑

孙博文 李春日 赵洪毅 吴雪洋 马铁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

国内会议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7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