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静息态fMRI研究针刺对月经性偏头痛患者楔前叶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讨月经性偏头痛发病的中枢机制及针刺对月经性偏头痛患者楔前叶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方法:以31例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为试验组,以24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分别进行静息态大脑fMRI扫描;试验组的31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分别进行3个月经周期共27次的针刺治疗,并在针刺治疗结束后进行静息态大脑fMRI扫描. 结果:针刺后月经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头痛强度等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与楔前叶脑功能连接降低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下回、额内侧回、额中回、额上回、前扣带回等;经穴组针刺治疗后较针刺前与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下回、额内侧回、额中回、中央前回和额上回等.针刺经穴后楔前叶-额中回功能连接的变化及楔前叶-尾状核功能连接的变化均与VAS的改善呈显著负相关(P<0.01). 结论:针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有效,针刺经穴对改善头痛次数较针刺非经非穴效果显著.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异常的脑功能连接可能是患者的中枢病理因素,楔前叶-额中回功能连接及楔前叶-尾状核功能连接的增强可能与针刺对月经性偏头痛患者疼痛强度调节的机制有关.

月经性偏头痛 中枢机制 针刺疗法 楔前叶 脑功能连接网络 功能磁共振

徐韬 汪杏 刘继欣 蔡力妍 杨紫艺 文怡 廖华强 赵凌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61007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安 10126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610075

国内会议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0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