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针灸甲乙经》所论骨度对腧穴定位的影响
背景:针灸学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人体结构研究的智慧成果之一,在针灸治疗疾病时,临床腧穴的取穴定位,直接影响针刺的疗效. 方法:对《针灸甲乙经》中有关骨度的论述进行分析,具体分析《针灸甲乙经·卷二·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中有关人体骨度的论述,参考不同版本的《经络腧穴学》,结合最新《经络腧穴学》骨度分寸、2006年版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进行研究. 结果与分析:研究发现骨度法应以解剖标志为基础,《针灸甲乙经》对头面颈项部、躯干部、下肢部、上肢部等不同部位骨度论述,较好地继承了《灵枢·骨度》的观点;现在的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前人的记载为基础,经过修改补充而来的.穴位与人体密切相关,具有动态的特点.
《针灸甲乙经》 腧穴定位 骨度
刘延祥 孟向文 魏连海 李志道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邮编300193,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