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灸法精要
《针灸大成》是明代的针灸大家杨继洲之作,杨氏不仅擅长针法,在家传“三衢杨氏补泻”和透穴针法理论方面有独到之处,且对灸法甚为重视.本文围绕《针灸大成》原文中灸法篇章,遵从原著,拓展思维,不仅详细辑录了艾灸补泻、艾炷大小与壮数、施灸顺序、艾灸寒热、重视灸疮与灸后调摄,以及灸法种类.此书影响深远,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在针灸史上有集成之作用,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对针灸理论及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杨继洲博采众长,系统的收集了历史上相关的针灸文献,内容丰富,不仅有理论文献,还附有临床医案,对灸法的总结也很全面,促使了灸法的发展。主要记载了艾灸补泻、艾炷大小与壮数、施灸顺序、艾灸寒热、重视灸疮与灸后调摄,灸法种类等。取穴精简,有理有据,针灸药并用为其医案的特色。不仅内容多彩,更为可贵的是,杨继洲对前人的观点,不是一味地摘抄,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批判的接受,对一些不能肯定的论点敢于提出质疑。同任何一部著作一样,也有其局限性,如头不可多灸理论,头部毛细血管丰富,由于当时技术所限,直接灸在头部影响较大,艾灸风池、百会等,对眩晕、偏头痛、中风后吞咽困难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可拘泥于头不可多灸论。《针灸大成》是一部宏伟巨著,是对针灸学术的一次总结,推动了针灸的发展,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医籍的精华,是一部继《甲乙经》后全面总结针灸学术经验和成就的传世之作。本文通过对《针灸大成》中的灸法进行研究,总结其灸法特点,探究其学术思想,促进了当代灸法的进一步发展。
灸法 《针灸大成》 杨继洲 临床实践
施茵 郭娅静 周竞 李涛 孙怡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201203;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上海200030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2012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