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医疗床位及相关资源供给趋势分析--基于中美对比分析思考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目的: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床位、医生数和医疗服务利用等变化趋势和差异,为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启示. 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OECD、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关于床位、医生、住院和门诊服务利用等数据. 结果:中国每千人口床位数已经超过美国,每千人口医生数低于美国;中美两国门诊人次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入院人次美国逐年下降,中国逐年增长;中国入院人次增长速度高于门诊人次增长速度. 结论:病床数减少和门诊量增加是美国医疗资源和服务利用的主要变化趋势;中国医疗资源供给结构失衡致住院服务过度利用.建议中国在医改卫生供给侧改革中,力推”三医联动”,将改革思路调整为从”资源量”转向”服务质提”、卫生管理体制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医疗卫生服务 资源配置 床位数 医生数

陈丽金 杜纯艳 黄奕祥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中山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九次年会

北京

中文

518-524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