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稀土厂10例职业性尘肺病报道
目的:本文报道了10例稀土粉尘所致尘肺的病例,积累更多的稀土尘肺的临床资料,探讨稀土尘肺的发病特点和演变规律,保护稀土粉尘作业工人身体健康. 方法:对10例稀土尘肺病患者作业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临床资料收集,对每位患者进行了DR胸片和HRCT检查. 结果:以氟、碳、铈等混合精矿为原料,采用浓硫酸焙烧法,生产混合氯化稀土、单一稀土氧化物、氯化物、碳酸盐及各类稀土富集物;作业场所稀土粉尘分散度:小于2um占38.5%,小于5um占45.5%,稀土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95%,稀土粉尘浓度:3.1-46.5mg/m3.10例稀土尘肺,全部是在回转窑进行混料和灼烧工作,平均年龄49(37-59)岁,平均接尘工龄11.5(8-21)年,主要症状表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且逐年加重.DR胸片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小阴影,小阴影形态为p/p影,密集度达2-3级,分布范围达6个肺区,以双中下肺表现为著,小阴影密度较低边界较模糊呈磨玻璃样,依据《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15,诊断为职业性尘肺贰期.HRCT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微结节样磨玻璃影,以双中上肺中内带分布为主,而下肺野至肺底小结节逐渐减少,微结节影约1.5mm左右,表现为小叶中心分布磨玻璃样微结节,大多伴肺门及纵膈淋巴结钙化.稀土粉尘所致尘肺很少发现发展为大阴影的病例,也没有发现有小阴影的聚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现阶段稀土粉尘所致尘肺病的发生率出现了高发期,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发病工龄也在缩短,其影像学有其特征性改变的特点,可能与稀土粉尘本身的对机体的毒性作用特点有关,另外还与稀土粉尘的分散度高,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有很大的关系.
稀土粉尘 职业性尘肺病 病理特征 演变规律
贾珂君 王琳琳 贺咏平
014010 包头,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3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