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RNA与NIHL的个体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噪声对于听觉系统的损伤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机制,其中代谢学说认为:持续的噪声刺激一方面使耳蜗血管收缩、微循环受损、局部缺血缺氧;另一方面影响耳蜗毛细胞的ATP需要量、耗氧量以及耗葡萄糖耐量增加,出现局部组织相对缺血、自由基增加以及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从而引起细胞结构、静纤毛、DNA及蛋白的异常,导致细胞的坏死及凋亡,由于毛细胞的不可再生性,导致了NIHL的不可逆,因此,如何在前期预防阶段保护劳动者成为预防NIHL的重中之重。已有大量研究着眼于NIHL个体易感性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的研究,目前已被证实的有GSH/GSTM1、SOD2、c-Fos、Clic5等相关基因可能与个体NIHL的易感性有关联。而近些年来对于非编码RNA与NIHL的关联也逐渐受到关注,例如miR-183家族(包括miR-183 miR-182 miR-96)被发现同耳蜗毛细胞受到噪声作用后的氧化损伤机制有着很大的关联,也有关于LncRNAs以及SiRNAs同NIHL个体易感性的研究成果不断被发现。此类研究的开展,相信会对NIHL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为职业卫生流行病学早期鉴别诊断NIHL提供分子标志物,更好保护我国职业人群的听力健康。
噪声性听力损失 个体易感性 致病因素 非编码RNA
赵远 刘移民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 广州 510620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 广州 510620;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6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