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IgG、IgA、IgM作为低浓度苯暴露工人早期效应标志物的初探

目的:探究职业苯接触人群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寻找早期苯中毒的敏感效应标志物,也为苯致血液毒性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本研究以广州某石化厂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苯接触体检工人为暴露组(69人),以非苯接触体检工人为对照组(74人),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外周血样,以血细胞测定仪检测外周血常规,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探索两者的变化关系.并选择因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而就诊的石化厂接苯工人作为病例组(16人)进行初步验证. 结果:对照组、暴露组和病例组IgG分别为(12.82±2.16、11.96±1.91、11.82±1.68)g/L;三组的IgA分别为(2.60±1.17、2.24±0.72、2.20±0.71)g/L,苯暴露组及病例组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暴露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剔除吸烟饮酒的样本后,将暴露组及病例组样本合并分析,发现合并组工人IgG〔(12.03±2.03)g/L〕水平低于对照组〔(13.23±2.43)g/L〕,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合并组IgA分别为(2.55±1.38、2.37±0.71)g/L、IgM分别为(1.36±0.60、1.23±0.54)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及暴露组工人血常规各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但暴露组红细胞〔(5.01±0.66)×1012/L〕及血红蛋白〔(145.29±14.42)g/L〕明显高于对照组(红细胞为〔(4.71±0.48)×1012/L〕,P<0.05;血红蛋白为〔(137.27±15.38)g/L〕,P<0.05);而病例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核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IgG与血小板呈正相关(r=0.209,P<0.01),与红细胞、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176、-0.251,P<0.05).提示苯暴露可能导致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持续降低,该结果出现时间可能早于血细胞计数降低. 结论:IgG和IgA是苯暴露早期效应生物标志,对苯中毒诊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职业性苯中毒 外周血细胞计数 免疫球蛋白水平 毒性机制

张茜 邓娜 赖关朝 梁博萱 刘学星 张欣洁 孙清 邓棋霏 黄明 党善锋 杨爱初 肖勇梅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广州市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职防所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11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