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不均一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PEEP递增法、PCV三种肺复张方法对于ARDS患者气体分布不均一性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重复测量特性的交叉设计研究。本研究纳入需要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基础通气30分钟(潮气量为6ml/kg(理想体重),I∶E 1∶2,呼吸频率小于35次/分,根据ARDSnet的设定PEEP),根据随机数字表选择三种方法进行肺复张,均达到最大肺复张,记录基础状态、肺复张方法前及复张方法后3min的气体交换、气体分布、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气体分布指标以电阻抗断层显像技术记录的各肺区阻抗变化来反映,并按照从腹侧到背侧将肺分为四等份(ROI1-4),图像分析得出全肺通气不均一性指数、呼气末肺阻抗变异以及每个区域的区域顺应性。 结果:(1)一般情况: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共纳入ARDS患者41例,平均年龄69±15.01岁。(2)三种肺复张方法对ARDS患者气体交换的影响:与肺复张前相比,三种肺复张方法后的P/F显著增加。(3)三种肺复张方法对ARDS患者气体分布的影响:三种肺复张方法后ARDS患者的气体分布显著改善,与肺复张前相比,肺复张后的GI显著降低。三种肺复张方法后的△EELI显著增加,不同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4)三种肺复张方法对ARDS患者静态顺应性以及RC的影响:与肺复张前相比,三种肺复张方法后静态顺应性显著增加,不同肺复张方法后的静态顺应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三种肺复张方法均有增加ROI3的RC的趋势,其中posPCV的R013的RC显著高于prePCV,肺复张后三种方法间ROI3的RC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肺复张可以改善ARDS患者的气体分布,不同方法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CV改善ROI3区的区域顺应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法 气体分布 不均一性 疗效评价

王丽晖 黄英姿 潘纯 刘松桥 刘玲 杨毅 邱海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075000

国内会议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大会、第八届全国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2016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

上海

中文

325-325

2016-07-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