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KPC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性下降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产KPC肺炎克雷伯菌(KPC-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KPC-KP)对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avibactam,CAZ-AVI)敏感性下降的机制。 方法:收集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病人分离的KPC-KP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常规药敏实验。依据药敏结果,随机选取CAZ-AVI最低抑菌浓度(MIC)为4-8、1-2及≤0.5mg/L的临床菌株各8株,分别采用头孢硝噻吩及头孢他啶作底物,测定菌株的总体酶活性及对头孢他啶的水解活性。SDS-PAGE检测外膜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qPCR联合外排泵抑制剂分析RND家族AcrAB-TolC多药耐药外排泵在菌株敏感性降低中的作用。 结果:共收集214株KPC-KP,全部对CAZ-AVI敏感(MIC50/90,2/4mg/L),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菌株对CAZ-AVI的MIC分布相对集中,共135株(63.1%)MIC为1-2mg/L,其他尚有8(3.7%)、55(25.7%)及16(7.5%)株菌MIC分别为8、4及≤0.5mg/L。随机选取的24株菌株中,AVI(4mg/L)可显著降低细菌总体酶活性及对头孢他啶的水解活性,但二者在MIC=4-8mg/L菌株中酶活性为其他两组的四倍以上。药敏试验中将AVI剂量从1mg/L增至16mg/L,MIC=4-8mg/L及1-2mg/L两组菌株对头孢他啶MIC分别下降49.4和8倍。SDS-PAGE检测发现,MIC≥1mg/L菌株均出现外膜蛋白OmpK35的丢失,其中15株ST11菌株编码基因因单个碱基缺失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另一株ST15菌株OmpK35负向调控基因ompR及micF均为过表达状态。MIC≤0.5mg/L菌株主要膜孔蛋白OmpK35和OmpK36均为正常表达。同时选取6株MIC≥1mg/L菌株进行OmpK35的功能性回补,所有菌株对CAZ及CAZ-AVI的MIC均出现2-4倍的降低。研究同时发现,AcrAB-TolC多药耐药外排泵并未影响KPC-KP对CAZ-AVI的敏感性。 结论:KPC-KP临床菌株对头孢他啶的水解活性即产酶量是决定对CAZ-AVI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外膜蛋白OmpK35的丢失与CAZ-AVI MIC的升高密切相关。
产KPC肺炎克雷伯菌 头孢他啶 阿维巴坦 药物敏感性
沈震 丁百兴 叶美萍 毕颖敏 吴湜 徐晓刚 郭庆兰 王明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200040
国内会议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大会、第八届全国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2016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
上海
中文
350-350
2016-07-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