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痉挛症的病因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本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16例I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分析. 结果:1)116 例患儿,症状性IS 为主,为78 例(占67.24%)。起病年龄≤6 月的症状性IS 占比为76.39%(55/72),高于发病年龄>6 月的症状性IS 的 52.27%(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2)症状性IS 的致病因素,以产前因素及产时因素为主(83.33%,65/78);3)78 例症状性IS 中,性别与其致病因素无关;起病年龄≤6 月的产前及产时因素明显高于起病年龄>6 月(89.09% VS 69.57%);城乡分布与其致病因素相关,城市IS 的产前因素明显低于农村IS( 38.30% VS 64.51%),产时因素明显高于农村IS(44.68% VS 19.35%)。 结论:IS 患儿主要为症状性,且症状性IS 往往发病年龄较早,症状性IS 致病因素以产前、产时为主。对于症状性IS 的致病因素分析,性别与其无明显相关性,城乡分布与其相关,乡村IS 产前因素高,城市IS 产时因素高。加强孕妇产前、产时的保健,特别是农村孕妇,纠正不良的带养风俗,可能能预防和减少本病的发生。
婴儿痉挛症 病因学 产前因素 产时因素
查剑 易招师 钟建民 陈勇 虞雄鹰 吴华平
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第十三届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会议、2016年安徽省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年会
合肥
中文
80-84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