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治疗后婴儿痉挛症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患儿不同方案治疗无临床发作后痉挛发作复发的情况,分析影响复发的可能潜在高危因素. 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痉挛发作获得缓解的IS患儿为研究对象,随访这部分患儿至痉挛发作复发,未复发者至少随访1年.并通过文献复习选定可能影响IS 复发的8 个可能的影响因素(性别、起病年龄、病程、病因、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高度失律类型、智力发育水平、起效时间、治疗方案),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以上各种潜在影响因素与IS 复发的关系。 结果 1. 在随访观察6 个月和12 个月的截点时,总体样本复发率分别为40.6%(28/69)和43.5%(30/69)。2.影响复发的各潜在因素中,起病年龄和起效时间与复发关系最为密切,即非经典型(早发型和晚发型)IS 患儿较经典型IS 患儿更易复发(χ2=6.605,P=0.010);起效时间大于1 周的IS 患儿较起效时间1 周以内者更易复发(χ2=5.341,P=0.021),两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3.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起病年龄(Wlad=3.603)与IS 复发关系最密切。 结论 1. IS患儿的复发率较高,多集中于半年内复发,对其应注重探索出长期、合理、有效的临床管理方案。2. 起病年龄、起效时间是IS患儿复发的重要因素,以起病年龄更为显著。

婴儿痉挛症 痉挛发作 临床治疗 复发率

易招师 查剑 吴华平 虞雄鹰 钟建民

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第十三届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会议、2016年安徽省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年会

合肥

中文

84-88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