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发作性睡病患者睡眠觉醒节律与NREM-REM睡眠周期的研究

目的:观察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睡眠-觉醒结构、非快眼动(NREM)与快眼动(REM)睡眠周期的特点. 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4例符合条件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男9例;平均13.4±2.6岁)和14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男9例;平均13.6±1.8岁),借助24小时动态睡眠监测仪(PSG),连续监测2天睡眠数据,第1天为适应期,第2天的数据用于实验分析,之后进行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睡眠结构参数,研究发作性睡病患者24 小时睡眠结构、睡眠觉醒转换及夜间NREM-REM 周期等特征。 结果:相比健康对照组,发作性睡病病例组24 小时总睡眠时间明显增多(659.86± 162.41 vs. 437.52 ± 92.84 min, P < 0.001),伴随慢波睡眠增多(166.54 ± 57.57 vs.100.51 ± 27.56 min, P = 0.001),且其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并未减少(443.43±90.48vs.412.88±83.57 min,P = 0.362)。病例组夜间睡眠-觉醒转换频繁,各睡眠期(N1、N2、N3、REM 期)均易转换至觉醒期(均P < 0.001)。尽管病例组夜间有8 例存在睡眠始发的REM 睡眠现象( SOREMP ), 但夜间NREM-REM 周期持续时间( 96.71±51.82vs.100.86±29.45 min,P = 0.563 ) 及REM/NREM 构成比(0.25±0.09vs.0.30±0.05, P = 0.132)相比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 结论:发作性睡病患者24 小时总睡眠时间及慢波睡眠时间延长,其日间睡眠过多独立于夜间睡眠障碍,且其夜间各睡眠期均不稳定。发作性睡病对夜间NREM-REM 睡眠周期影响不大,提示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睡眠超日节律相对保留。

发作性睡病 睡眠觉醒节律 睡眠周期 非快眼动 快眼动

徐兴 吴惠涓 庄建华 陈坤 黄蓓 赵正卿 赵忠新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第十三届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会议、2016年安徽省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年会

合肥

中文

102-103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