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交感反应联合RR间期变化率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联合RR间期变化率在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9至2016年1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和门诊及心理门诊诊断为失眠,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50例(年龄在18-72岁,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同时设置与之年龄、性别及身高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0例。全部进行皮肤交感反应(SSR)及RR 间期变化率(RRIV)检测、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测定(PSQI)。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眠患者SSR 上下肢潜伏期延长,RRIVR、RRIVD、RRIVD-R(差值)、 RRIVD:R(比值)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失眠患者SSR 上下肢波幅下降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PSQI 分值与SSR 下肢潜伏期呈正相关性;焦虑、抑郁分值与SSR 上肢潜伏期呈正相关性;抑郁分值与RRIVD 及SSR 上肢波幅呈负相关性;所有P 值均<0.05,其中抑郁分值与上肢潜伏期相关系数为0.48,P=0.002,相关性最明显。失眠病程与SSR、RRIV 各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焦虑、抑郁分值与PSQI 分值无明显相关性,P 均>0.05。3.方差分析显示,焦虑组、抑郁组、焦虑抑郁组、单纯失眠组之间SSR、RRIV 各参数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 1.失眠患者存在交感、副交感神经损害,SSR 联合RRIV 是评估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有效方法之一。2.失眠患者中失眠、焦虑及抑郁的程度越重,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越明显。
失眠 皮肤交感反应 RR间期变化率 临床诊断
倪初源 汪飞 曹婷婷 胡敏
黄山市人民医院 245000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第十三届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会议、2016年安徽省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年会
合肥
中文
128-128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