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法”字源流考辨

文章综合运用古文字学、文献学的材料与研究方法,探讨了《说文》中的三个“法”字(灋、法、佱)的发生、发展、与相互关系.“灋”本义“废弃”.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各国都在探索代替“礼”的新秩序形式.“范”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本是制造用具的模,被引申来表达规范.“灋”、“佱”与“范”音近可通,假借为范,来表达“规范”义.随着这个概念的逐渐重要和普及,“灋”的本义“废弃”渐渐退居其次.战国时期出现了“灋”的假借字“废”,来分散“灋”表达“废弃”的职能,从而使“灋”成为表达“规范”的专字.“佱”因使用较少渐渐废弃.楚简中众多被隶定为()、()的字是在西周金文“灋”字基础上省形讹变而成.“法”字则是由战国时代秦国“灋”的简写俗体字隶变而来.

古文字 字形特征 字义分析 文字类型

韩织阳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六届出土文献研究与比较文字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重庆

中文

313-323

2016-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