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心理应激程度中学生的运动干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锻炼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应激程度的影响. 方法:以90名不同程度心理应激中学生为被试,利用羽毛球和拓展训练为主要干预内容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 结果:(1)徐州市中学生的心理应激率为30%,其中轻度心理应激率11%,中度心理应激率为14%,重度心理应激率为5%.(2)运动干预后,轻中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轻=3.62,P=0.00;T中=3.43,P=0.00),重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与干预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54,P=0.14),说明运动干预对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不同锻炼项目不仅对心理应激水平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32.572,P=0.000),交互作用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3.682,P=0.000).不同锻炼项目对相同心理应激程度中学生的干预效果均是团体项目的效果优于个体项目,个体项目优于无项目.相同锻炼项目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程度中学生的干预效果均是是轻度心理应激的效果优于中度心理应激,中度心理应激的效果优于重度心理应激,且心理应激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结论:不同锻炼项目对不同程度中学生心理应激具有明显的缓解效应.

中学生 心理应激 运动干预 缓解效应

陈开梅 董磊 吴拥军

空军勤务学院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江苏省徐州 221000

国内会议

2016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学术交流大会

西安

中文

166-170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