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岛市黄岛区城市化进程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影响

目的:探讨疫源地改变对HFRS的影响程度,为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比较、分析黄岛区和胶南市历史发病资料和鼠情资料;鼠情监测采用夹夜法,在村庄(社区)及其周边,每年2-4次,了解鼠类变化情况;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抗原,了解鼠带病毒情况;黄岛区从1985年开始启动城市化进程. 结果:两地主要经历了3次疫情高峰,第1次黄岛区发病强度高于胶南市,年发病率分别为385.73/10万和104.77/10万,均表现为秋冬峰为主、春峰为辅的双峰型特征;第2、3个高峰期间,胶南依然呈现较为明显的双峰型,分布特点和第一个高峰期间变化不大,但黄岛区发生了明显变化,秋冬季的单峰特征明显,春峰消失,而且秋冬峰的强度也很小;胶南市持续监测到8种宿主动物,而且鼠密度、带病毒率一直在较高水平上波动,黄岛区仅监测到城市常见的小家鼠和褐家鼠,10年未检测到带病毒鼠. 结论:城市化进程改变了HFRS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源地,从而改变了宿主动物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其生态学特征,制约了其传播模式,可以说,疫源地的根本性改变,对HFRS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特征 城市化进程 疫源地改变

姜法春 董礼艳 张振堂 张金太 郝毕 潘蓓

266033 青岛,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 266499 黄岛,青岛市黄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

国内会议

第七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

银川

中文

1-10

2016-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