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脑膜炎球菌肺炎的病原学研究

目的:探讨脑膜炎奈瑟菌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通过细菌学、血清学、实时定量荧光PCR核酸检测的方法,对分离自肺炎病例的菌株进行鉴定、血清分群和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基因检测,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及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蛋白porA,fetA基因检测,进一步了解分离菌株特征,采用Etest方法对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 结果:从肺炎患者支气管吸取物中分离到的菌株经以上实验确诊为不可分群脑膜炎奈瑟菌,PCR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种特异性基因ctrA和Y血清群特异基因siaD;porA为VR1.1-5,VR2.P10-4,fetA为F1-5;国际PubMLST网络数据库管理员授予该菌株基因序列类型新编号ST-11039,归属ST-92克隆群.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 结论:这是国内首次报道从肺炎患者支气管吸取物中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证实脑膜炎奈瑟菌在我国可以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应该加强监测,为科学评估脑膜炎奈瑟菌疾病负担提供数据.
肺炎 疾病诊断 脑膜炎奈瑟菌 基因检测 药物敏感性
董梅 邵祝军 张铁钢 黄芳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1-7
2016-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