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切口保护套在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

脂肪液化是指手术切口处脂肪细胞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一定量的液态脂肪,并伴有局部细胞反应,属于无菌性炎症反应”1”.近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手术患者中肥胖患者及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高龄人群逐渐增多,再加上术中电刀的广泛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那么,针对以上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从术前、术中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率:(1)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可采取措施积极控制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补充白蛋白,尽量在理想范围内择期行手术治疗。而在我们搜集病例过程中也发现,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一点可以和上述观点相互印证。(2)术中合理使用高频电刀,尽量使用电刀的电切模式,尽量少用电刀的电凝模式,同时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另外还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对于皮下出血点尽量采用压迫止血的方式,电凝止血时灼点尽可能准而小,不在钳夹组织较多的血管钳上长时间电凝而造成大块组织坏死;(3)以湿纱条或切口保护套保护切口,避免对脂肪组织造成摩擦,手术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或暴力牵拉皮下脂肪组织;(4)切口皮下缝合前可以大量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冲洗切口内已变性坏死的脂肪组织;缝合切口时应理清层次,不留死腔,打结时切口缝线松紧度适中以切口对拢为原则,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皮下脂肪血供;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脂肪组织暴露时间。(5)必要时可于术中放置皮下引流条,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次日拔出皮下引流条。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脂肪液化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这与朱细平、龙生等人的皮下引流管效果研究的结果相似,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可有效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对于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切口保护套本身对切口有一定的撑开作用,可有效减少对脂肪组织的牵拉次数,同时还可以避免操作过程中拉钩等手术器械对脂肪组织的摩擦;(2)切口保护套可使整个切口受力比较均匀,可有效避免局部过度牵拉情况的出现;(3)切口保护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脂肪组织水分丢失,减轻脂肪组织脱水情况。但是从本次研究来看,即使术中应用了切口保护套,仍有切口脂肪液化情况出现,所以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单从某一方面入手是不行的,应该多管齐下,术前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将血糖、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术中规范操作,合理应用电刀,避免过度牵拉脂肪组织等。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比如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手术完成后可在皮下放置血浆引流条或负压引流管。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切口保护套 临床应用

李阳阳 赵永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科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原肝病论坛

郑州

中文

1-5

2016-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