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鸭稻共作对水稻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为了探索鸭稻共作技术在东北冷凉地区的可行性,本文在新宾县永陵镇郝家村试验研究了该技术对水稻生长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鸭稻共作能促进水稻植株生长,增加有效分蘖,进而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鸭稻共作与普通插秧相对比,分蘖末期水稻株高提高8.83%;孕穗期,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有效分蘖率分别提高9.59%、17.74%、25.4%;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提高3.96%,每穗粒数增加1.04%,瘪粒率降低8.89%,千粒重提高3.03%;在同为22%含水率条件下,鸭稻共作技术的水稻产量为9003.37kg/hm2,比普通插秧的水稻产量提高了8.67%.在不施用肥料和除草剂的条件下,鸭稻共作技术生产有机稻米与普通插秧技术生产普通稻米相比较,可增加纯收入30477.47¥/hm2.研究成果为该技术在辽宁地区生产有机稻米、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持.

水稻 鸭稻共作 植株性状 作物产量

孔爱菊 辛明金 宋玉秋 邬立岩 刘翠红 张本华 崔红光 任文涛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沈阳110161

国内会议

2016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国际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72-178

2016-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