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当代最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教授(Negroponte)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讲述了这样一个虚拟的故事”一个19世纪中叶的外科医生神奇地穿过时间隧道来到了一间现代的手术室.所有这一切对他而言都全然陌生……现代科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外科医学的面貌.但是,另一位19世纪的教师也搭乘同一辆时光机器到了现代化的教室,那么除了课程内容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外,他可以立刻从他20世纪末叶的同行那里接子教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人的过程: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14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 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教师在教授新的知识时要注意知识的迁移,从以前学过的知识中找出相同或相近的内容来描述。这样既能够降低知识的难度,又能够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己有的知识上学习领会新的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动手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

刘富强

新疆沙湾县第一小学 新疆沙湾832100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8年专题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3-14

201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