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科学思维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学生个人决策正确与否?搜集和处理信息是否科学?何种思维方式起主导作用?面对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现行的课程标准有待提高和改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应运而生,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理念,其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4个要素,要求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思想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传承与创新。科学思维是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本研究关注时代发展和最新议题,为新理论的贯彻落实提供“群众基础”。观点上有一定的时代鲜明特性,是最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课程改革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力求学生更多理性思维和更少落入直觉陷阱以防上当受骗。微课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知识宽度,同时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等多重觉醒,为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同时将截取科学思维众多维度中的3个维度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方法上采用实证主义与质性研究相结合,对量化数据与质性分析进行比较归类。同时,将科学思维分解为3个维度,围绕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展开,量化分析出学生近5个月的科学思维变化情况,丰富了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为数据的可靠获取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高中生物 科学思维 逻辑性 微课 教学策略

孙春彦 杨桃红 李洋红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中学 山西 运城 044000

国内会议

2018素质教育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88-791

2018-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