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相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
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是朝气蓬勃、开阔未来的一代,他们的思想状况、精神操守、文明素养如何,不仅标志着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必将深刻影响着其他社会群体和阶层。用体现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时代精神、荣辱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教育和引导初中生,既有利于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继而转化为实践行动,同时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虽然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经调查发现:其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校的知识本位观念、教学手段落后、教育模式单一、教学评价匮乏等都限制了两者融入的进程;其二,教育者没有意识到融入的重要性,教师的能力不足,教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最后,教育者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也只停留在理论上的死记硬背,严重与生活实际脱离。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从教材编写、教育理念、教学评价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初中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 核心价值观 学科融合 教学模式
韩贤发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学 浙江 嘉兴 314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09-912
2018-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