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对喀斯特灌丛土壤固氮菌与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
运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喀斯特灌丛生态系统中不同岩性条件下土壤固氮菌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群落结构与丰度的变化,揭示岩性对灌丛生态系统土壤中固氮菌与am真菌群落结构与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岩性条件下,土壤固氮菌与am真菌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固氮菌与AM真菌丰度在石灰岩土壤中最大,白云岩土壤中最小,石灰岩-白云岩夹层土壤介于两者之间;同样,不同岩性土壤中固氮菌与AM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Olsen-P、有机碳、黏粒含量与固氮菌丰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全氮、黏粒含量与am真菌丰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DA分析表明,植物均匀度影响固氮菌群落组成结构,而植物均匀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影响AM真菌群落组成结构.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岩性主要是通过影响植物与土壤养分来影响土壤固氮菌与AM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及丰度.
喀斯特 灌丛生态系统 岩性 固氮菌 丛枝菌根真菌 群落结构
梁月明 苏以荣 何寻阳 陈香碧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 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国内会议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广西桂林
中文
1-16
2016-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