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泰国热带典型岩溶峰丛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土下的溶蚀速率

岩溶作用对气候、水文与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变化十分敏感.对比不同气候区岩溶作用的空间(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季节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岩溶作用的短时间尺度效应.本文以泰国北碧赛要县普特热带岩溶峰丛谷地小流域为背景,利用标准溶蚀试片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区土下溶蚀量,分析了溶蚀速率的差异程度与影响因素,并与中国西南亚热带典型峰丛洼地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空中(离地面1.5m高)年平均溶蚀量为27.2~31.7mg,变化较小;土下不同深度年平均溶蚀量为29.2~266.6mg.旱季与雨季土下平均溶蚀量分别为12.1~37.4mg和71.6~173.0mg,雨季最大溶蚀量发生在竹林地土下20cm处(213.6mg),而旱季最大溶蚀量则发生在稀疏乔木林地土下50cm处(57.7mg).不同土地利用区试片土下平均溶蚀量为83.8~210.4mg/a,雨季土下溶蚀量占全年溶蚀量的57.2%~87.9%,平均为76.5%.年平均溶蚀量从大到小依次发生在竹林地、稀疏乔木林地、荒草地、人工林地与灌木林地.土下溶蚀速率为29.0~72.8t/km2.a,远高于中国西南亚热带典型峰丛洼地岩溶区,与灌木和乔木林地对比,普特热带峰丛洼地区土下溶蚀速率是我国西南亚热带的1.5~2.5倍,说明热带高温与均一化降雨过程配置以土壤有机碳快速分解产生的高CO2浓度是导致强烈岩溶作用发生的重要控制因素.土壤的演化总体上可促进岩溶作用,但过高的土壤无机碳含量和异源母质混入可能对土下溶蚀产生不利影响.

土地利用 土下溶蚀速率 岩溶作用

章程 Mahippong Worakul 汪进良 Patsakron Assiri 黄奇波 张强 肖琼 苗迎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 541004 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地下水资源厅,曼谷10900

国内会议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广西桂林

中文

1-1

2016-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