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对太湖土著细菌群落结构和降解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长期驯化对太湖土著细菌群体藻毒素降解能力以及结构的影响. 方法:培养铜绿微囊藻至对数期后,提取微囊藻毒素粗提物.利用藻毒素-无机盐培养基驯化土著藻毒素降解菌群,检测其驯化1~4和10代降解能力变化,原始菌液、驯化4代和驯化10代菌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 结果:微囊藻毒素粗提物中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平均含量为10.15mg/L驯化1代菌群9天内降解92.81%MC-LR,驯化4代降解速率为2.99mg/(L·day),驯化10代降解速率为9.00mg/(L·day).变形菌门在原始菌液、驯化4代和驯化10代菌群中分别占15.50%、73.90%、78.30%,其中α-变形菌纲相对丰度增加了16倍,而β-变形菌纲先从17.42%上升到41.14%后又下降为12.39%,γ-变形菌纲的相对丰度从47.10%逐渐上升到80.97%;拟杆菌门由4.80%增长到7.10%. 结论:在微囊藻毒素长期驯化过程中,菌群藻毒素降解速率明显增强,具有藻毒素降解功能的细菌其生物丰度逐步升高.
湖泊环境 土著细菌 微囊藻毒素 群落结构 降解速率
丁勤 卢青青 张娟 尹立红 浦跃朴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公共卫生篇
上海
中文
228-234
2016-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