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介绍了浙江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分析了浙江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备的非物质性、地域性、技巧性、娱乐性特征.论文认为,浙江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由于现实保护的需要,政府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至关重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主导机制、财政支持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保护预警机制,是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随着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的推进,社会保护也逐渐体现出强大的作用.论文进一步探讨了院校培养、社区推广、节庆表演、旅游开发和竞赛发展的社会保护路径.论文最后指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为主要原则,只有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征,选取适合的保护路径,将政府保护和社会保护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性保护和持续性保护.
民族传统体育 保护路径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郭怡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杭州,310028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5-20
2016-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