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山地自行车决赛速度节奏研究

山地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受到对手的干扰程度远远低于球类、摔跤等对抗性项目,比赛成绩更多的决定于运动员自身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能力水平.而在高水平比赛中,运动员之间竞技能力差别很小,因此运动成绩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表现出的速度节奏.主要分析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山地自行车比赛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速度节奏,以探索速度节奏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1.山地自行车运动员比赛中表现出的耐力水平是决定比赛结果的主导因素,同时战术也是决定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比赛中体力的分配是战术的典型表现形式,一般表现为速度节奏的变化。2.从代谢的角度讲,相同平均速度前提下,匀速比变速更加节省能量,也更有利于取得优异的成绩。比赛中功率输出维持在一定强度,有利于速度节奏的稳定。骑行成绩的离散程度越低,速度节奏波动就越小,有利于运动员创造良好成绩。骑行成绩离散程度越高,骑行速度波动就越大,运动员单圈承受的负荷相对越大,若运动速度大大高于临界速度还会造成无氧能力的过快动用,会导致代谢副产物的迅速堆积而引起速度下降,影响随后的发挥。3.山地自行车比赛第一圈骑行速度均较快可能的原因是:山地自行车比赛的开始阶段至关重要,随着比赛的进行,赛道变窄会造成超车困难,运动员一般比赛初期就占据有利位置。同时比赛初期运动员体能充沛,可以保证较快的骑行速度。最后一圈骑行速度较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代谢副产物堆积、能量物质储存不足,运动员不能维持原来的功率输出、速度下降。4.山地自行车比赛持续时间在90分钟作用,UCI建议男子完成比赛的时间为120~135分钟,女子为105~120分钟。持续时间1小时以上的项目,能源物质的利用是比赛获胜的关键。第5圈的赛程正是开始后1小时,可能是结果2的原因。

山地自行车运动 比赛速度 比赛节奏 竞技能力

朱永博

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50;国家体育总局亚高原训练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50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青海多巴

中文

16-17

2016-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