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原地区机关公务人员骨密度情况调查研究

通过测量研究甘肃省省直机关公务员群体的骨密度值,即T值”(测定值-同性别正常人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与Z值”(测定值-同性别同龄人骨密度平均值)/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研究亚高原地区公务员群体的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风险.为开展公务员健康教育、普及科学有效的健身方式,提升机关公务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1)年龄和性别是影响人体骨含量的重要因素。骨含量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且同年龄女性下降幅度较男性相比要大。(2)公务员群体中,25—30岁年龄段的女性,50%的人骨质流失的情况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常感觉到的腰酸背痛的症状,多半已是骨质疏松早期症状;男性到40岁以后骨含量开始逐渐下降,骨质疏松风险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这一年龄段的男性如果平时有抽烟、饮酒的习惯,自身如果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那么骨流失的概率要高于同年龄段的其他男性。(3)运动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影响人体骨密度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务员群体中,有户外运动习惯的人与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相比,具有更好的骨量状况和更低的骨质疏松风险;日常生活中有高钙饮食习惯的人群骨含量要高于低钙饮食习惯人群。所以对机关公务员群体来说,日常工作之余保持适度的户外运动以及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可有效减少骨量丢失,降低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机关公务人员 骨密度 健身方式 身体素质 健康水平 亚高原地区
刘一婷
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50;国家体育总局亚高原训练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50
国内会议
青海多巴
中文
22-23
2016-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