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农业保险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基于苏北491户农户样本的实证分析
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历来是”三农”发展的重难点之一.中国自2009年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以来,出现了很多创新的做法,在一些地区被认为切实提高了获得信贷的农户数量和融资规模,在另一些地区成效却远不及期望.由此引发的思考是:银保互联的做法是否具备理论基础?即保险究竟能否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通过怎样的机制得以实现?又应如何将二者”互联”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显著的信贷约束和农户有效融资支持手段不足的大环境下,这是有必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论文基于最新的农户意愿调查数据,采用更加匹配的计量模型,对保险改善农户信贷配给的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论文研究意味着保险可成为提升农户信贷获取能力,平衡农村信贷机构利润诉求与支农目标的现实可行选择,应进一步挖掘保险的作用,支持构建多样化的信贷保险关联机制。为此,建议公共部门应逐步通过专门立法,或对现存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明确对信贷与保险关联机制的肯定。可运用财税等手段支持保险行业扩大农作物保险的品种范围、保障程度和覆盖面,支持保险行业开发针对地方特色信贷作物品种的专门保险产品。
农业保险 农户信贷 信息不对称
左斐 罗添元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中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中国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525-542
201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